无消毒不秋防,您做对了吗?——外环境消毒
秋季是禽流感易发的时期,养殖场若要无烈性传染病的发生,要明确两点工作:免疫工作是基础,隔离消毒是手段。
本文主要针对秋季的气候特点,阐述如何做好外环境消毒,让鸡群平稳度秋!
一、秋季特点及潜在风险
1、秋季鸡群特点
①秋季昼夜温差大,外界温度逐渐脱离鸡群体感舒适区,鸡群向不适宜的环境过渡,体质下降,产生抗体的能力也会下降;
②秋季空气干燥,气管黏膜表面的纤毛容易受损,病原微生物可能趁虚而入,通过呼吸道侵入机体。
2、秋季病原特点
①秋季温度降低,日照时间变短,原本通过高温和紫外线照射能够杀死的病毒、细菌、真菌等病原微生物得到喘息。病原在适宜的环境下生长繁殖,外部环境中的病原浓度将快速增加。
②落叶枯草增多,若不及时清理,地面阴暗潮湿的环境极容易造成细菌、真菌滋生。
③候鸟迁徙过境、蚊虫猖獗以及秋风飞叶等情况会让病毒“插上翅膀”,威胁可能随时就到鸡舍门口。
3、秋季疾病特点
在秋季,当“虚弱”的鸡群遇上“强大”的病原,疾病发生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
二、外环境消毒怎么做
秋防工作的开展,首先要保障鸡群抗体水平的维持,然后做好隔离消毒工作。其中消毒工作中的外环境消毒,就是消灭或降低外界环境中的病原含量,达到御敌于门外的效果。
外环境的处理主要通过机械清理和化学消毒两种方式去做。
机械清理是基础,在清洁的地面消毒,杀菌效果才能发挥到最大。反之,消毒工作便流于形式。
1、 机械清理
(1) 每天将养殖区域路面进行清扫1次。
杂物、粪便、料渣、死鸡不可存留在养殖区域,每天由专人清走,进行处理。
污道除了每天清扫之外,每周要冲洗1-2次。
(2) 落叶枯草增多之后,及时进行清扫,运出养殖区域。
2、 化学消毒
(1) 消毒原则:全面、彻底、不留死角。
(2) 消毒步骤:生活区→生产区主路→生产区净道→两栋鸡舍之间→污道
(3) 消毒剂选择:2-2.5%的火碱,1‰的戊二醛,两种消毒剂交替使用。
(4) 消毒方式:规模小养殖场区,可选择手动式喷雾器消毒。场区面积较大的养殖小区,建议使用电动或机动式喷雾车进行喷洒消毒液。
每周消毒2-3次,在大风、大雨过后等特殊情况下增加消毒次数及消毒液剂量。
(5) 其他事项:进入养殖区域的车辆要通过消毒池之后方可进入养殖区域,消毒池内放入2%的火碱,每3天更换一次,保证消毒的效果。
场区空地的落叶枯草清理之后,裸露的潮湿地面或者粪场等特殊区域可以用生石灰覆盖。
(6) 消毒药要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效果、成本等方面来综合选择。
根据消毒液有效成分的实际含量,确定消毒剂使用剂量,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消毒程序。
三、常见消毒药
1、火碱
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是一种消毒效果很好的药物,工业用火碱价格较划算。对细菌繁殖体、芽孢和病毒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对寄生虫卵也有杀灭作用。
但是火碱对皮肤和器官有灼伤作用,进行消毒操作的人员,要注意自我防护,以免灼伤皮肤。
2、生石灰
主要成分是氧化钙,遇水后形成强碱,方可有效,效果与火碱类似。
3、醛类消毒剂
杀菌谱广泛且作用强,对细菌繁殖体、芽孢、病毒和真菌均有杀灭作用。
缺点为有刺激性、毒性,长期使用会致癌,易造成皮肤上皮细胞死亡,受污物、温度、湿度影响较大。
不用作舍内带鸡消毒。
4、季铵盐类消毒剂
有广谱抑菌、杀菌作用,作用快,毒性和刺激性小,对病毒和芽孢作用弱。
不建议用于外环境消毒。
5、碘制剂
碘元素本身使蛋白质沉淀而起杀菌作用的,对细菌繁殖体、细菌、芽孢、真菌和病毒具有快速杀灭作用。
碘制剂与季铵盐类消毒剂交替使用,常用于舍内带鸡消毒。(文章来源:畜禽养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