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鸡行业的消费市场和销售的相关环节之乱,在其它行业看来,简直是匪夷所思,其根本原因在土鸡品系,养殖方式时间和地域消费特点以及几千年关于家禽消费的饮食历史积淀而来,而白羽肉鸡,它没有文化因素,目的性很明确,所以容易形成简单的消费模式和市场运作方式。
我们把土鸡归纳成黄羽系列,把新兴外来品系简称白羽系列,黄羽以散养为主,养殖时间较长,各品系特点很明显,而白羽仅几个品系,多为速成系列,以棚养笼养为主要饲养方式,这里我只说黄羽系列的市场和销售的千态万象。
现在黄羽肉鸡在市场的销售,价格从几百元每只到几十元每只各不相同,甚至同一品种相同的养殖方式,相同的环境和同样的饲料,其销售价格和差异也相当大。行内都不看不懂,更不用说消费者来看,其根本原因还是地域消费特点和现今社会的公信力缺失造成的。
先从地域消费特点说起:中国地域广阔,南方多以家禽消费为主,北方多以大体型动物肉品为主(所以南方人温婉、北方人豪放),南方人生活精细,禽肉消费基本以黄羽为主,而北方人以白羽为主,北方盛产玉米,饲养黄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南方几乎不产玉米,其生产黄羽肉鸡的成本偏高,而且因为地理特点(热而潮湿)不适合高品质黄羽肉鸡的饲养。由此,高品质的黄羽肉鸡往往产于北方,而销售往南方,还有就是黄羽肉鸡的消费多以活禽为主,活禽运输风险比较大,成本居高不下。因此,也造成市场销售价格在高价位的体系中运行,几种因素造成了黄羽高于白羽很多的市场价格体系。
因为价格高,在市场上就不能普及,市场不能普及导致消费的人少了,然而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却不少,很多的人去分很小的蛋糕。其结果是价格更高(因为,从业者要生存),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各种噱头层出不穷;纯粮饲料喂、呼吸新鲜空气、直饮山泉、食虫啄草、鸡蛋加药、包治“百病”,三天一枚蛋的粮食精华……如此种种,连我们这些“见多识广”的从业者都耳晕目眩,这何况是身居闹市的“城里人”!于是乎3——5元一枚的鸡蛋,300多元的3斤重的一只鸡在网络上“飘荡”。更可恨的“资本”的推波助澜——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明明养的是洋鸡,而且是笼养,却贴着“土鸡蛋”的标牌在超市上售卖,造成这样的结果是“它们”有资本,可以答应超市的任何条件,最终走上超市的柜台。而超市只知道收“入场费”,几曾管大家的蛋品来龙去脉,交了钱就给他们销售的柜台,完全不顾消费者得到的是什么?而真正的养殖户却因为交不起钱,只能在菜市场售卖,(有朋友问起时,我只有一句话:超市里99%的都是假的)但我并没有说,在菜市场卖的就不一定是真的……
现在的“高科技”:不是鸡下的“鸡”蛋,不是“土”鸡产的土鸡蛋都可以假乱真,而用笼养鸡作出的“柴火鸡”照样可以“色香味”俱全,只有可怜的消费者利用自己浅薄的土鸡知识,在孤独地、茫然地、寻寻觅觅、悲悲切切、凄凄惨惨……
3—5元一枚的土鸡蛋,300多元一只的土鸡未必是真的,而几毛钱一枚的鸡蛋,几十元一只的土鸡也未必是假;超市的冰鲜鸡未必是假,菜市场的活鸡也不一定是真;笼子里放着售卖地不一定是假的土鸡,而从养殖现场抓的不一定就是真土鸡;还有,就算是在养殖场地捡的鸡蛋也不一定是场里的“鸡”下的……真正的土鸡蛋,从几毛钱到几元钱都有可能,而假的“土”鸡蛋也不一定只卖几毛钱;类似的还有土鸡肉品、单凭价格,已是无法判断……
这个行业怎么了?广大在一线的“鸡民”艰难地生存着、而熟悉网络的、有销售渠道的、有资本的都在假借着土鸡产品的概念成为胜利者,只有消费者在这些乱象里依然无措……
土鸡产品的市场和销售如此之乱,究其原因还是整个行业缺乏公信力,公信力缺失危害的是整个行业的生存,摧毁的是消费者的信任。再加上不良媒体的渲染,无能职能部门的错误引导,竞争者的恶意诋毁、销售者的利令智昏、土鸡养殖行业几近崩溃,如果崩溃了,丧失的不仅是市场,更多的可能是饮食文化的消失——其实,土鸡养殖就是一个行业,是我们古老饮食文化的延续,它没有那么神圣,它应该和寻常食材一样走进千家万户,而不是向现在一样,只是个别有钱人消费的“珍品”!
还消费者一个真实的土鸡行业,这个责任可能落在我们协会的肩上,我们可以从我们作起,从我们可以影响得到的人群(消费者和生产者)作起, 让大家能见到真实的土鸡产品,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引导大家正确认识土鸡产品,放心地去消费土鸡产品。
我们可以这样去作:
在我们可以影响的范围内:严格生产程序,然而标识合格产品、销售场地和终端 使用饮食场所——拿协会的公众信用为生产者和消费者承保,还大家一个真实的土鸡产品市场。
张2017年4月27日于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