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度关
雏鸡刚出壳后,体表只有绒毛,没有羽毛,机体体
温调节机能尚未健全,此阶段的显著特点是对环境温度有严格的要求。特别是前10天,环境温度是决定育雏成败的最主要因素。一般要求,1周龄舍温环境温度昼夜保持在34℃~36℃ ,以后每周下降2℃,,直到22℃。为了保障舍内温度,进雏鸡前1~2天开始供暖试温,保证接鸡时鸡舍的温度达到预定温度。
2.湿度关
刚孵出的雏鸡体内约含76%的水分,如果湿度太低,环境温度又高,很容易大量失水,造成雏鸡干渴嗜饮,可使采食量降低甚至导致脱水;湿度太高,雏鸡羽毛污秽、零乱,不利于雏鸡生长。所以在第一周湿度控制在60~70%,第二周以后控制在55~60%。
增加舍内湿度:采取向空中和墙壁喷雾的方式提高鸡舍内的相对湿度;也可以在炉子上烧水蒸发来增加湿度。
降低湿度的方法:加强通风换气。
3、饮水关
雏鸡出壳后要经过注射免疫、选苗和路程运输的颠簸运输等应激过程。雏鸡进舍后就给水。饮水太迟,容易造成雏鸡脱水而虚弱。
为减少雏鸡经运输和环境改变的应激,在前3天用凉开水且在水中添加5~8%的营养保健品,同时也能减少早期的死亡。雏鸡的水位必须足够,保证70%以上的雏鸡可以同时喝水。帮助少数不知道喝水的雏鸡及时喝上水,这也是提高成活率的一个措施。另外,水质对雏鸡的健康状况影响重大,因此要求水质清洁卫生。
4、开食关
饮水2~3小时后,用浸泡过的碎玉米或小米(每只鸡约1.5~2克)诱导开食,开食过晚会消耗雏鸡的体力,影响生长发育并增加死亡率。最初的几天用足够多的浅盘、塑料布、报纸等饲喂,一周后逐渐转成料桶或食槽。开食后要经常检查、触摸雏鸡的嗉囊,看里面是否有食物,是否充足;对没有食物或食物不充足的雏鸡及时抓出来精心饲养。由于雏鸡生长快、代谢旺盛而肠胃容积小,饲料要少喂勤添,一天喂5~6次为宜。
5、光照和通风关
蛋鸡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对光照有严格的限制和要求。前3天保持23小时光照1小时黑暗,使雏鸡有充分时间适应和熟悉环境,尽快独立生活,又习惯于黑暗。以后根据是开放式还是密闭式鸡舍来确定具体的光照程序。
11日龄后,雏鸡呼吸量和排粪量逐渐增多,舍内的空气质量越来越差,这时要适当通风;通风时选择天气晴朗,中午风速小的时候进行,避免气流直吹雏鸡,并防止贼风出现。
6、断喙关
断喙技术水平的高低、质量的好坏,除了影响雏鸡的早期的生长发育外,还会影响鸡的生产性能,必须做好断喙关。早断喙,应激小,一般安排在7~10日龄。为了减少应激,除了正确、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外,还需要在断喙前后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抗菌消炎药物。特别是在断喙后3天后,要比平时多添加三分之一的饲料,防止雏鸡采食啄到料桶而不敢采食。
7、用药关
雏鸡的用药,一般采取预防投药、循环用药,万一发病要找准病因,对症下药,有条件最好做药敏实验。
与此同时,每天观察鸡群的精神状况,采食、饮水情况和粪便是否正常,并做好死雏、用药等记录,为以后饲养管理提供依据。